ESG投資迎信披挑戰 共識缺失影響投資決策質量


蔣牧云 張榮旺 中國經營網

2022-06-18


? ? ? ?近兩年,隨著“雙碳”戰略的提出,以及“共同富?!惫沧R的達成,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投資逐漸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重要趨勢。然而,盡管ESG投資的規模正在快速增長,但我國的ESG投資仍處于發展初期,因此金融機構在實踐中難免遇到難題。


? ? ? ?來自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4月30日,全市場共有466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1年年度報告,共有1408家公司披露了獨立的社會責任報告或 ESG 報告。以此計算,披露占比為30.2%。根據申萬宏源研究發布的ESG投資專題報告,A 股上市公司信披數量呈增長態勢,量化指標披露率低于國際平均水平。在企業選擇性披露和缺乏監管規范的情況下,國內披露的ESG數據定量指標少,負面信息少,可比性差,對投資的指導意義較弱。


? ? ? 《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業內普遍認為ESG信披和評價體系的缺失,一方面使機構無法獲得充足的數據信息,另一方面也使得評級結果差距較大,最終為機構的投資決策帶來困擾。針對這些挑戰,機構該如何應對?為此,記者采訪了諾亞控股創始投資人、執行董事章嘉玉,中金公司研究部金融工程首席分析師、執行總經理劉均偉以及銳聯財智創始人、首席投資官許仲翔。


投資決策難以形成共識

《中國經營報》:在ESG投資過程中,信披、評價體系缺失具體為投資帶來哪些挑戰?投資機構該如何應對?

? ? ? ?章嘉玉:目前我國的ESG投資仍在發展初期,相關體系的成立會是逐步演進的過程。信披以及評價體系的缺失給ESG投資帶來的挑戰在于,沒有完善、充足的數據來支持投資決策。相應的可以在市場上觀察到,盡管ESG產品的規模正在不斷增加,但總體實施ESG策略的比例仍然較小。


? ? ? ?事實上,不少企業對于ESG的披露仍然有不理解之處,由此也造成了企業披露信息的意愿不大,或披露的信息不足、披露的品質不好。由此,諾亞財富正積極進行投資意識教育,同時也與國內的評級、咨詢公司等互相交流學習。相信在政策推動、行業參與者逐漸增加的背景下,ESG的信披數據品質將逐漸提升。


? ? ? ?劉均偉:由于ESG標準的缺失,目前海內外的ESG評級商給予的企業ESG評級結果,只能代表評級機構基于其自身評級框架下對被評企業ESG管理或績效水平的認知,披露數據覆蓋度和方法論在框架上的差異也是導致評級差異的主要原因。評級結果的顯著差異導致ESG投資的標準無法統一,策略層面的共識難以形成,也對投資者的決策帶來一定的困擾。

同時,不同投資者側重的ESG主題不盡相同,對ESG也有個性化的理解。因此,直接使用ESG評級結果,并不能反映投資者深層的ESG投資需求。建議投資機構可以基于評級機構提供的信息和自身研究,借助第三方提供的相對完整的數據源,構建貼合自身投資理念的ESG評價體系。也建議資管機構在此過程中更加關注底層數據可靠性、團隊研究能力、評級指標透明度等方面的情況。


? ? ? ? 許仲翔:ESG信披的難點主要在于企業對具體披露內容存在疑問,監管或行業權威機構也未做出要求與規定,相信隨著ESG的不斷發展,這類問題將迎刃而解。需要注意的是,評價體系的缺失給ESG投資帶來的挑戰更大。比如,不同評級機構針對同一家企業的打分差距較大,甚至會出現不同評級公司納入指數的成份股是負相關的情況。這也反映出,各方仍未對ESG的基本定義達成共識。


? ? ? ? 在實踐中,我們也發現不同投資者對于ESG的偏好不同。比如,有的投資者更關注薪水的公平或成長性,有的投資者更關心企業所屬的具體行業等。因此,從管理人的角度,我們進行了客制化的服務,將投資者最關心的部分在ESG評分中進行更大的加權處理。


? ? ? ?全流程實時跟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