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錢”仍在流入,海外中國ETF瘋狂吸金!資管巨頭這樣看下半年中國市場….


王彭 上海證券報?
2022-07-13


? ? ? ?近日,多只在海外上市的中國ETF持續獲得大額資金凈流入。


? ? ? ?貝萊德數據顯示,歐美投資者6月向中國市場注入了創紀錄的資金;海外最大中國股票ETF MCHI 6月30日獲得3.33億美元資金凈流入,創下該ETF設立以來的單日新高;全球首只中國A股主動ETF(RAYC)規模在突破1億美元之后,持續攀升。

? ? ? ?除了“掃貨”中國ETF,包括高盛、瑞士百達、安聯投資、聯博集團等在內的多家資管巨頭均持續唱多中國股市。


? ? ? ? ?多只海外中國ETF? ??獲大額資金凈流入


? ? ? ? 近段時間以來,外資仍在持續加碼布局中國市場。


? ? ? ? 貝萊德數據顯示,歐美投資者6月向中國市場注入了創紀錄的資金,在美國上市的ETF向中國市場凈流入40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當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的投資者從美國ETF(9億美元流出)和歐洲ETF(8億美元流出)大量撤出之際,卻在瘋狂搶購中國ETF。


? ? ? ?來自ETF.com的數據顯示,海外最大中國股票ETF MCHI 6月30日獲得3.33億美元資金凈流入,約折合22.35億元人民幣,這是該ETF自2011年設立以來的單日新高。據悉,MCHI由全球最大資管機構貝萊德旗下的指數安碩iShares發行,跟蹤MSCI中國指數,其最新規模為85.6億美元,是海外最大的中國ETF。


? ? ? ?知名量化投資機構銳聯在紐交所上市的全球首只中國A股主動ETF(RAYC)也在6月份持續迎來資金凈流入。銳聯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RAYC最新規模為1.14億美元,相較于5月底的1.02億美元進一步提升。今年5月,該ETF管理規模首次突破1億美元,這一數字相較于去年年底的5200萬美元接近翻番。


? ? ? ?對于RAYC規模的迅速提升,銳聯集團創始人兼首席投資官許仲翔表示,中國是主動管理仍能持續帶來出色回報的主要市場之一。鑒于這種情況,以及市場此前調整所帶來的投資機會,經驗豐富的逆向投資者對RAYC的興趣不斷上升。


上調評級、增持中國股票


? ? ? ?除了“掃貨”中國ETF,不少資管巨頭均在近日表示,將會上調中國市場評級,或增持中國股票。


? ? ? ?歐洲老牌資管機構瑞士百達資產管理首席策略師盧伯樂(Luca Paolini)在最新發表的2022年7月投資展望中表示,他將中國股票上調至增持,以應對經濟的強勁反彈,他認為,中國股票估值仍然具有吸引力。


? ? ? ?在7月初發表的亞太投資組合策略報告中,高盛研究部策略分析團隊統計,中國地區資金流入有所改善,在6月亞洲其它市場資金流出210億美元的背景下,A股當月錄得110億美元北向資金流入。


? ? ? ?“歐洲投資者并沒有真的在買美國股票,也沒有真的在買歐洲股票,而是在買中國股票,這是全球資金流動的一個顯著變化?!必惾R德投資策略師娜塔莎?薩卡利亞稱。


? ? ? ?安聯投資在下半年全球市場展望中表示,其看好優質價值股、高科技創新企業和中國股票?!氨M管中國股票的波動或將持續,但其吸引力將日益顯現。中國的GDP增長率明顯高于世界其他主要經濟體,GDP體量也高于許多新興經濟體。此外,中國受強勢美元的負面影響較小?!卑猜撏顿Y全球股票投資總監Virginie Maisonneuve稱。


A股持倉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 ? ? ?進入7月份以來,A股出現反復調整,北向資金在7月份凈流入額創下年內單月凈流入新高后放緩了流入節奏,開始呈現凈流出。


? ? ? ?在全球資管巨頭聯博集團今日舉辦的2022年下半年市場展望媒體會上,聯博匯智投資總監朱良表示,年初至今,中國股票市場較全球其他市場更具防御性,下行風險遠低于境外市場。


? ? ? ?對于外資緣何持續流入中國市場,朱良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是A股在外資持倉中占比不高,目前僅為5%左右,按照正常配置水平來看,未來仍有很大提升空間。第二,中國的政策周期和發達市場的周期不同,出于分散風險目的,外資有配置A股需求。第三,目前A股整體估值在全球市場中較為便宜?;谶@些原因,境外投資者可能對中國A股市場的興趣會逐步提升。


? ? ? ?“近期隨著一些不明朗因素出現,部分來自對沖基金的短線資金可能會出現獲利了結,在場外觀望。但更多的歐美長線資金仍會保持穩定流入,未來六個月到一年,出于對各類成長型題材的預期,我們仍然看多中國市場?!痹S仲翔稱。


? ? ? ?對于近期的市場調整,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預計,普遍性的盈利預期下調可能在三季度末接近尾聲,屆時市場有望迎來更為明顯的估值提升?!霸谖覀兛磥?,經濟復蘇力度的進一步明朗、政策寬松力度加大、宏觀流動性充裕以及信貸增速持續反彈有助于逐步提振市場情緒。隨著市場表現回暖,場外資金有望回歸并凈流入股市?!?/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