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MSCI指數季度調整“東風” ,北向資金攜指數增強策略加倉A股
陳植 ?21世紀經濟報道?
2022-09-01?
? ? ? ?隨著9月1日MSCI指數季度調整正式生效,北向資金正悄然掀起新一輪加倉潮。
? ? ? “8月31日尾盤,數十億北向資金已大舉加倉A股?!币晃幌愀圩C券經紀商向記者透露。這背后,是大量海外被動投資型資金為了最大限度減少指數跟蹤誤差,趕在MSCI指數季度調整生效前完成調倉。
? ? ? ?在他看來,北向資金如此大規模買入調倉,表明指數化配置日益成為北向資金布局A股的重要投資策略。尤其是基于指數化配置的指數增強策略,正受到越來越多北向資金的青睞。
? ? ? ?記者多方了解到,指數增強型策略之所以倍受北向資金青睞,主要原因是它在A股市場能實現約20%的年化超額回報率,遠遠高于這項策略在歐美市場5%的平均超額回報率。
? ? ? ?銳聯財智(Rayliant Global Advisor)創始人兼首席投資官許仲翔向記者表示,目前他們正基于量化基本面投資能力,推出滬深300指數增強策略。
? ? ? ?許仲翔直言,銳聯財智之所以選擇滬深300指數增強策略,主要是鑒于滬深300指數的投資價值日趨增長。就政策面而言,未來中國經濟增長引擎將逐步切換至新經濟產業賽道,相比中證500、中證1000的行業分布,滬深300更能代表中國經濟結構和經濟轉型發展方向,與 GDP 增長也深度掛鉤。此外,過去數年新經濟產業(TMT、醫藥、消費)在滬深300指數的權重占比持續提升,新經濟產業利潤占比同比增長,表明滬深300指數會因中國新經濟產業發展而呈現較高的配置潛力。
? ? ? ?在一位香港私募基金負責人看來,目前北向資金熱衷采取指數增強策略投資A股,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對沖A股市場的四大交易局限——相比境內資本,北向資金更關注A股市場尚未妥善解決四大交易局限,一是風險對沖工具仍相對缺乏;二是結算周期尚未適應,相比全球股票市場主要采用“T+2”或“T+3”的資金結算安排,A股市場“T+0”、“T+1”的安排導致結算周期非常短,但此舉被不少海外投資機構認為并非便捷安排;三是互聯互通機制下的“假期風險”,即歐美節假日期間A股仍在交易,導致海外投資機構擔心這段時間A股異動造成額外的投資風險;四是綜合交易機制的持續優化,主要滿足海外大型投資機構在多個賬戶同時交易時能獲取“最佳價格”的交易結算服務。
? ? ? “在這些交易局限尚未妥善解決前,越來越多海外投資機構認為通過指數增強策略——將大部分資金指數化配置,可以有效規避上述投資風險?!鄙鲜鱿愀鬯侥蓟鹭撠熑酥赋?。
? ? ?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營造更好的北向資金投資A股環境,相關部門正積極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7月以來港交所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指數衍生權證與境內中證1000指數期貨期權衍生品相繼面世,給海外資本帶來更豐富的A股投資風險對沖工具選擇。近期,相關部門還啟動陸股通的交易日歷優化工作,解決“假期風險”問題。
? ? ?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隨著這些交易局限妥善解決,北向資金還將持續流入A股市場。
? ? ? ?許仲翔告訴記者,與美股類似,A股市場是全球為數不多的、能將宏觀經濟增長轉化為企業利潤成長動能的股市。目前A股與美股總市值比例為1:3.5,但中國GDP與美國GDP比例約為1:1.3,表明海外資本對A股配置仍處于偏低水準。隨著中美經濟差距持續縮小,“聰明錢”還將跟隨中國經濟穩健發展大趨勢而不斷流入A股。
? ? ? ? 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預計,下半年流入A股的北向資金約為1500億元。
? ? ? ? “7-8月我們做交流路演時發現,多數海外投資機構都接受中國經濟穩健成長的觀點,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復蘇,他們會將更多資金配置A股?!彼赋?。
? ? ? ? 北向資金為何青睞指數增強策略
? ? ? ? 海外資本投資A股環境持續優化
? ? ? ? 通聯數據Datayes顯示,8月以來北向資金凈流入額超過100億元。其中,部分資金是根據MSCI指數季度調整,提前買入A股完成調倉。
? ? ? ?數據顯示,此次MSCI指數調整主要涉及MSCI中國指數、MSCI中國A股在岸指數與MSCI中國全股票指數。其中,MSCI中國指數新增7只A股標的,鑒于MSCI中國指數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體系,一旦新增股票進入MSCI中國指數,意味著它們也自動被選入MSCI全球標準指數系列,吸引眾多海外被動型投資資金為了盡可能減少指數跟蹤誤差,趕在9月1日季度調整生效前完成加倉配置。
? ? ? ?前述香港證券經紀商表示,這反映指數化配置正成為眾多海外投資機構布局A股的主要策略。尤其是指數增強策略更受到他們的青睞。
? ? ? ?所謂指數增強策略,主要是在大部分資金跟蹤某個指數進行被動投資同時,小部分資金則主動投資指數里某些優質股票,從而實現整個投資組合收益率跑贏基準參考指數的效果。
? ? ? ?許仲翔向記者透露,他們推出的滬深300增強策略,就是在部分跟蹤滬深300指數被動投資的基礎上,其余資金借助他們的基本面量化投資能力,按照自下而上的選股邏輯與加權方式選擇優質A股企業配置,從而達到回報率跑贏基準指數的目的。
? ? ? ?記者還多方了解到,目前指數增強策略之所以得到越來越多北向資金青睞,一個重要原因是去年以來境內量化私募機構通過指數增強策略實現約20%的年化超額回報率。因此越來越多北向資金也紛紛效仿引入指數增強策略或市場中性策略,力爭獲取相對較高的超額回報率。
? ? ? ?上述香港私募基金負責人向記者透露,目前北向資金采取的指數增強策略差異較大,除了滬深300指數增強策略,部分北向資金還分別引入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指數增強策略與中證1000指數增強策略。究其原因,這與海外投資機構的自身投資獲利邏輯有著密切關系,比如選擇滬深300指數增強策略的海外基本面量化投資機構主要以股票多頭為主,選擇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指數增強策略與中證1000指數增強策略的主要是以量化套利為主的海外投資機構,他們更希望近期面世的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指數期權衍生品與中證1000指數期貨期權衍生品,能創造更高的量化對沖套利回報。
? ? ?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投資策略日益多元化,北向資金加倉A股的興趣與熱情將持續上升,吸引更多海外資本流向A股市場?!彼麖娬{說。
? ? ? ?值得注意的是,在投資策略日益豐富的同時,如何進一步完善北向資金投資A股的操作環境,儼然成為相關部門面臨的新挑戰。
? ? ? ? MSCI董事總經理暨亞太區研究部主管魏震此前表示,目前A股市場仍存在“四大問題”,或影響海外資金的投資熱情。一是A股投資風險對沖管理工具仍不夠豐富;二是在全球市場范疇下,中國A股仍不屬于“貨銀對付”市場,需要在結算機制方面進一步與國際慣例接軌;三是互聯互通機制下的假期風險仍需妥善解決;四是綜合交易機制仍需進一步優化,滿足海外大型投資機構在多個賬戶同時交易時獲取“最佳價格”的交易結算服務。
? ? ? ? 一位新興市場投資型對沖基金經理向記者指出,這些問題一直影響部分海外投資機構配置A股的熱情。鑒于新興市場波動較大,不少穩健投資型海外大型資管機構要求交易部門必須先找到相應的風險對沖管理工具,才能投資A股等新興市場股票,反之則不許投資;此外,部分海外對沖基金也擔心假期A股異動風險與結算機制不夠“適應”,不大敢投入更多資金配置A股。
? ? ? “更重要的是,這些問題還可能放緩MSCI進一步提高A股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權重的進程,導致A股市場流失更多海外被動投資型資金?!彼毖?。
? ? ? ?記者獲悉,針對這些問題,相關部門正積極著手妥善解決。今年年初,相關部門已啟動貨銀對付工作,令結算機制與國際慣例進一步接軌。7月以來,除了中證1000指數期貨期權衍生品等風險對沖管理工具相繼面世,相關部門還開啟陸股通交易日歷優化工作。
? ? ?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隨著這些問題得到妥善解決,海外資本借道陸股通渠道投資A股的資金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 ? ? ?許仲翔向記者表示,他們經過調研發現,當前中國與其他經濟體出現經濟周期錯位——即中國經濟正處于低谷反彈狀況,但歐美和新興市場經濟體則受制通脹和激進加息而進入經濟下行通道。這預示著中國經濟的吸引力日益增強,更多外資有望持續流入配置A股。
? ? ? ? 高盛全球投資研究部股票策略分析師付思表示,隨著中國經濟持續穩健發展,未來4個月北向資金凈流入額仍有望達到160億美元,令全年北向資金凈流入額回升至250億美元。
(作者:陳植 編輯:包芳鳴,見習編輯,張銘心)